close

案例: 甲乙兩人約好隔天要去殺丙, 但乙隔日未告知甲就跑回家睡覺,甲等不到乙,獨自跑去殺丙,試問乙要不要為甲的殺人行為負責?

 

客觀歸責理論:共同製造了風險

共同正犯:一人的行為視同其他人的行為 (責任分擔問題)

乙逕自回家睡覺雖未和甲去殺丙,但甲和乙共謀殺丙已製造了風險。

中止犯的成立要件

 

國內刑法的三種學說:古典論、新古典論以及目的論(德國、國內通說)

1.古典論:主、客觀二階法

先判斷客觀事實有無不法,客觀事實符合不法再往下判斷罪責及責任能力(主觀)

EX:把別人的雨傘看成自己的帶回家

客觀:不法 =>完全不考慮有無故意

主觀:無故意

 

2.新古典論:部份二階論

構成要件該當+違法性 ( 將主觀拉到不法裡一起判斷 )

要有行為故意+不法意圖,才能構成要件該當

 

EX: 把別人的雨傘看成自己的帶回家 

第一階:無故意,直接以不違法終結,不用再往下討論。

 

PS: 二階論的好處: 在三階論裡,第一階是檢察官舉證,第二階及第三階均為被告自己負舉證責任

若將違法性放到第一階,則檢察官須證明被告具有不法意圖才有構成要件該當

3.目的論:三階

構成要件該當、違法、罪責

故意包含目的但不包含不法意識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射手奶爸 的頭像
射手奶爸

奶爸的部落格

射手奶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